治疗心律失常的4个经典中成药, 一文总结

发布日期:2025-07-05 21:18    点击次数:186

1、归脾丸:

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范畴,心悸病机比较复杂, 概括起来不外乎本虚与标实两个方面。心悸的发生多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等,以致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心主不安,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心神可以统御五脏六腑,若五脏六腑有疾,也可以导致心神不宁而发生心悸,因而心悸的发生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

血液内含丰富营养物质,沿脉管循行于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人体的精神活动也必须得到血液的营养,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心主藏血而藏神,脾主思而藏意,由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则神无所主,意无所藏。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心主血脉,劳伤心脾,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动不安故见心悸怔忡。血不养心,心神不宁,则失眠多梦。血虚不能上荣头面,故见头晕,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血虚不能充盈脉道,则脉象细弱等。

归脾汤最早见于宋朝严用和《济生方》,据《内经》“二阳之病发于心脾”理论而创制,现临床应用归脾汤是明朝薛己在《内科摘要》中在原方基础上补入当归、远志二药而成。归脾汤健脾养心与益气补血兼施之,用于心脾气血两虚证。方中黄芪甘温,补脾益气;龙眼肉甘平,既补脾气,又养心血,二者共为君药。人参、白术皆为补脾益气之要药,与黄芪相伍,补脾益气之功益著;当归补血养心,酸枣仁宁心安神,二药与龙眼肉相伍,补心血,安神志之力更强,均为臣药。佐以茯神养心安神;远志宁神益智;更佐理气醒脾之木香,与诸补气养血药相伍,可使补而不滞。炙甘草补益心脾之气,并调和诸药,用为佐使。引用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诸药配伍,心脾同治,以补脾为主,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权;气血二双,以补气为重,使气旺而易于生血。如是心脾得补,气血得养,诸病自除。《医方考》指出:五味入口,甘先入脾,参、芪、术、草皆甘物,故用以补脾;虚则补其母,故用酸枣仁、龙眼肉、远志养心而补其母;脾气喜快,故用木香理气;脾苦亡血,故用当归补血。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人参具有抗休克,可使心搏振幅及心率显著增加,在心功能衰竭时,强心作用更为显著;有抗疲劳,促进造血系统功能,调节胆固醇代谢等作用;黄芪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血管系统,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压,能降低血小板粘附力,减少血栓形成,还有降血脂,抗缺氧等作用;白术挥发油有镇静作用;当归有增加冠脉血流,降低心肌耗氧,增加心排出量和心搏指数,对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茯神具有镇静,增加心肌收缩力的作用;远志具有镇静、催眠及抗惊厥作用。

2、生脉饮口服液:

室性早搏属于中医“心悸”、“怔仲”范畴,其病位在心,素体虚弱或久病之后,或他脏影响,气阴受损,心失所养,心神不宁,乃发心悸。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其中,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入脾、肺,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药,谓其“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麦冬其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肾三经,有养阴润肺,养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能。五味子味酸,亦归心肾经,具有养阴收敛,安神复脉作用,合而为益气养阴、复脉之功。近年证实人参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及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并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而保护心肌。麦冬富含钾离子,其成分和心肌极化液较为相似,麦冬注射液对蟾蜍、大鼠和兔离体或在体心脏以及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均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的作用。且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具有预防作用。

3、血府逐瘀丸:

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多见于中老年人,属于医学“心悸”“怔忡”“胸痹”之范畴,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主要是年老体迈,肾气渐衰,不能鼓动心气,心气亏虚,血行不畅;标实则为气滞血瘀,脉络不通。故“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为本病治疗之大法。

血府逐瘀丸出自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又可合枳壳一升一降,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生地凉血清热,合当归又能养阴润燥,使祛瘀而不伤阴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既能行血分瘀血,又能解气分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合而用之,使瘀祛气行,则诸证可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血府逐瘀丸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血脂,改善心肌缺血和保护心肌细胞,抗心肌纤维化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4、补中益气丸:

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上扰心神。治疗当益气活血涤痰。补中益气丸为《脾胃论》方,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之功。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党参、炙甘草、白术补脾胃元气,当归补血,升麻、柴胡引阳明、少阳清气上行,陈皮理气。药理研究证实全方作用为:①抗氧化:可使动物整体耗氧量减少,增强心肌对缺氧的耐受力。②双向调节平滑肌;张力亢进时有抑制作用, 下降时有兴奋作用。③强心升压:强心升压的同时不增加心肌耗氧量。